从规划到实景!南充夜经济“火力全开”,2500万客流解锁烟火里的繁华|不夜川渝·夜经济调

南充 更新于:2025-08-27 13:44
  • 大海6572585777117


    视频加载中...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婷婷 郭建坤 摄影报道

    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嘉陵江水面,南充的夜被次第点亮。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便悄然升腾,美食摊的香气裹挟着晚风漫过街角,商圈里的人流逐渐密集,夜市摊贩的吆喝声混着晚风飘荡,游船在江面划出五彩斑斓的弧线……

    夜幕下的南充城

    近年来,南充市通过“重规划、拓规模、优场景、创品牌、惠民生”的系列举措,让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经济“活起来”,夜间经济也成为拉动消费、惠及民生的新引擎。

    夜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如今,夜间经济已成为南充拉动内需、激活消费的新增长极,更成为惠及民生的温暖引擎,让每个夜晚都充满烟火气与新希望。

    规划先行

    为夜经济搭好“骨架”

    晚上七点刚过,顺庆区美宇1227文化街区的灯笼便齐刷刷地亮了起来。青砖灰瓦的仿古建筑间,汉服爱好者提着宫灯款款而行,转角处的后备箱集市飘出阵阵咖啡香。

    “五年前这里还是零散的旧商铺,现在每到周末车位一位难求。”站在美宇1227街区入口,顺庆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指着熙攘的人群介绍,这条以民国建筑为特色的街区,是南充最早成形的夜经济集聚区,也是南充以规划引领夜经济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南充市先后印发《南充市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方案》等政策,开展《打造“夜经济”龙头,点燃消费“引爆点”》市场调研,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基础配套和保障措施做好全面规划。在科学规划指引下,全市积极推动美宇1227、白塔耍都、印象西河等20余个夜经济集聚区提档升级,培育建成10亿级商圈9个。

    环形商圈

    三公街体育场社区书记阳宁胜介绍:“我们按照‘市场调节、统一规划、规范经营’原则,招引上百个品牌入驻环形商圈,涵盖零售、餐饮、体验、服饰等多元业态,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尤其是每天下午6点到晚上11点,前来消费的市民络绎不绝。”

    “以前晚上九点就收摊,现在凌晨还在翻台。”街区里开了多年餐饮店的李老板笑着说,2024年店铺夜间营收同比增长近三成,“政府不仅帮我们改造店面,还牵头搞促销活动,生意想不火都难。”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6条省级步行街年夜间客流达25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8.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3.9亿元,总量排全省第3位。

    场景焕新

    各区县“夜态”竞风流

    南充的夜晚,藏着“一区县一特色”的惊喜。当脚步穿梭于不同区县的夜色中,总能邂逅不期而遇的乐趣。沿着嘉陵江顺流而下,记者在以“小而美”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场景里,找到了夜幕烟火里的城市“活力密码”。

    阆中古城(阆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灯光亮起时,整个江面都成了舞台。阆中的夜太有文化味儿了,来了就不想走。”在阆中古城嘉陵江边,来自广东的游客周女士正举着手机拍摄《客来阆中》实景演艺,这场以山水为幕、三国文化为魂的演出,是南充打造新型消费场景的代表作。该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四川省“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名单,成为无数游客的“夜游必打卡项”。

    白天探寻古城街巷,夜晚沉醉于实景演艺,演出散场后再逛古城夜市、尝特色美食,夜游的乐趣被无限延长……

    南充的夜经济场景创新不止于文旅融合。在嘉陵区火花公园,后备箱集市的霓虹灯牌闪烁不停,95后摊主小林正忙着给顾客打包提拉米苏:“政府提供场地和电源,不收摊位费,周末的话一晚上能卖3000多元。”

    嘉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胥明伟表示,作为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嘉陵区已成功办理《临时摊位证》580余张,在重点路段设置便民摊区22处,实行潮汐管理、积分管理,引导流动商贩进区按时有序经营4.5万余人次,让“夜间烟火气”更加有序。

    仪陇县作为省级县域商业激励县,夜间经济发展势头同样强劲。在新政镇潮流夜市,音乐角市集、后备箱集市等新型消费场景让年轻人直呼“上头”。“我们周末都会来这里‘打卡’,听听音乐、逛逛文创摊,感觉县城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大学生小李笑着说。卖卤菜的张大姐也感慨:“现在有固定摊位,不用躲城管,收入也比以前稳定,心里踏实多了。”

    南部县红岩子滨江公园(南部县委宣传部供图)

    南部县则通过持续优化“核心商圈+特色街区+邻里中心”的功能布局,全力推动异域风情街、水韵天街等商业综合体的招商运营工作,成功打造3个以上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与此同时,备受期待的嘉陵江(南部段)夜航项目已正式开通,乘船夜游可尽览江畔灯光秀与城市夜景,让南部县的“夜间烟火气”愈发浓厚。

    记者从南充市商务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新增改造消费新场景50个,带动餐饮消费收入突破300亿元,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各区县的“夜态”竞逐,让南充的夜晚充满无限可能。

    品牌惠民

    烟火气里藏着温暖民生

    夜经济的温度,更藏在市井烟火的民生细节里。近年来,南充市按照“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消费火起来、经济活起来”工作思路,持续擦亮嘉陵江“越夜越美丽”的品牌形象。积极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成功举办南充啤酒节、南充特色文旅产品展、“味美四川·食香南充”等夜间促销活动100余场次。

    在营山县绥山广场夜市,规范整齐的摊位前,卖凉面的陈阿姨正麻利地打包:“以前推着三轮车到处跑,现在政府划了专门区域,收入比以前稳多了。”她算了笔账,规范经营后每月多赚两千多元。

    西巷星光夜市

    “南充的美食,那可是一绝!”在顺庆区一家荣获“天府名店”称号的餐馆里,老板满脸自豪。“我们的招牌菜,选用本地新鲜食材,结合独特的烹饪手法,深受顾客喜爱。”餐馆内座无虚席,食客们大快朵颐,对美食赞不绝口。

    如今,白土坝商圈、南门坝商圈、江东商圈、泰合青年城商圈等已成为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让南充的夜既有“烟火气”,又有“安全感”,更有“文化味”。

    同时,南充通过支持鼓励延时、错时或者24小时经营,打造“深夜食堂”特色餐厅,引导流动商贩就近入市15万余人次,让“夜间烟火气”在规范中更显生机。

    南充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瀚表示,南充将继续以民为本,以文化为魂,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南充的夜晚更加璀璨夺目,让市民和游客在烟火人间中感受到更多的温度和活力。

    夜色渐深,嘉陵江两岸的灯火依旧璀璨。从政策规划的“蓝图”到场景创新的“实景”,从品牌塑造的“亮色”到民生保障的“暖色”,南充夜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当最后一拨食客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夜市时,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已悄然融入夜色,孕育着新一天的生机与活力。

    (视频素材来源:南充市各区县融媒体中心)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