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活动10月12日晚在南充大剧院上演

南充 更新于:2025-10-14 14:02
  • 潇洒鸿雁

    艺动巴山蜀水 精品节目闪耀南充

    杂技、魔术、音乐单曲类等节目精彩上演


    秋日南充,浸染于艺术的斑斓之中。

    10月12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活动在南充大剧院精彩上演,杂技、魔术、音乐单曲类等16个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节目齐聚南充,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视觉盛宴。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是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艺术盛会。本届艺术节以“艺动巴山蜀水共绘时代新篇”为主题,首次在川渝两地联合举办,将集中呈现近年来国家文艺新高度、新气象,文艺工作者新作为、新风貌。


    唱响民族风

    12日晚,南充大剧院灯火璀璨,千余名观众齐聚一堂。19时30分,在热烈的期待中,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活动盛大启幕。来自海南、湖北、河北、新疆、内蒙古、四川等地的文艺院团相继演出,用精品节目点燃全场,将剧院化为一片艺术的海洋。

    海南省民族歌舞团率先登台,创演的民乐小合奏《竹木呈祥》奏出激昂欢乐的曲调。《竹木呈祥》以黎族竹木器乐为核心载体,其乐器形式丰富多样,音色独具一格。记者看到,该作品巧妙融入了舂米桶、牛颈木铃、猪槽等生活器具,将黎族人民“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与乐观坚韧的民族精神,通过音乐语言娓娓道来。

    同样充满民族风情的还有中国音乐家协会创演的歌曲《天山放歌》、中央民族歌舞团创演的重奏曲《相生相应》、自由音乐人王琪创作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创演的歌曲《远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乌珠穆沁长调形式演绎,赞颂新时代的发展和美好生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乌兰牧骑创演的歌曲《北疆晨曦》,勾勒出山顶云雾缭绕、毡房炊烟袅袅、仙鹤翩跹起舞的草原晨曦画卷,体现了牧民的豪迈和对广袤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炫技惊四座

    一首首音乐作品引发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而惊险奇绝的杂技节目,则让现场观众惊呼不已。

    在演员的手抛脚踢间,5米来高的中幡被舞动得上下翻飞、虎虎生威……当晚,由河北沧州杂技团、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表演的杂技节目《龙跃神州——中幡》,凭借高难技巧、强大阵容、精湛技艺、绝妙编排和创意思维,展示了沧州杂技艺术魅力。

    武汉杂技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带来了杂技节目《扬帆追梦·浪船》,在光影和音乐的衬托下,舞台上呈现“乘风破浪”的震撼场景,“四人连翻”“六人连翻”“单人180度飞跃跨桥”“两周旋自落桥”“团身三周自落桥”等超高难度动作,上下左右呼应,气势磅礴,令观众惊叹连连。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演出的杂技《驭风凌霄——集体车技》,突破了传统车技表演的局限,将翻腾、顶功、柔韧、力量抛接等完全不同于传统车技的技术动作进行了融合创新,铸就了独一无二的“驭风”传奇。

    当晚,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南充市杂技团带来的魔术节目《邂逅》,节目以一场浪漫的相遇为情节主线,通过“魔术+舞蹈”的演绎形式,将魔术“变伞”和“变扇”技巧完美融合,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娴熟的动作,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


    情动家国梦

    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集中展现100余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艺术精湛,充分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当晚,在南充分会场演出的作品既有展现乡土情怀的文艺佳作,也有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呈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带来的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是一首温柔、平和、充满生活气息的生命絮语。舞台上,年轻歌者通过唯美的演绎,阐述了对世界“赠予”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剧团演唱的歌曲《忠诚》,运用男声独唱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战士们在进军沙漠途中,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新疆艺术学院创演的歌曲《守望》,用动人婉转的旋律勾勒出小女孩都尔汗对父亲的思念以及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信念。

    当晚,成都葫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歌曲《玉盘》,通过童声的表达,唱出对月亮、对星辰大海的追问,唱出对中华民族求索精神的传承。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演唱、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演的歌曲《是你一直想着我》展现了中国梦的精神内涵……

    当天晚上,南充大剧院内余音绕梁,一件件艺术作品释放出持久的感染力。10月13日晚,南充分会场第二场演出将继续在南充大剧院精彩上演。


    记者专访

    10月12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活动在南充大剧院举行。演出期间,记者专访一些经典舞台艺术的创作人员,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底蕴。


    南充籍音乐人谭淇尹:为家乡父老呈现精品节目

    12日晚,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活动演出现场,一群汉族和彝族少年用清脆的声音共同带来的歌曲《玉盘》,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这首歌曲借童声的表达,穿透了表面的稚嫩,直抵生命、时间与宇宙的深远奥秘。

    记者了解到,南充籍音乐人谭淇尹是《玉盘》的主要音乐创作人之一,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人仰望星空的勇气和浪漫。

    “为了演好这个节目,我们进行了大胆创新。”潭淇尹说,如节目中汉族和彝族少年同台演出,同时大胆使用光影艺术,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现祖国的山川湖海、宇宙星辰等,“南充有山有水,每次回到家乡,都能感受城乡变化大,发展快,能够给人艺术上的创作灵感。”

    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海鹏:用艺术语言演绎文化魅力

    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南充分会场活动演出现场,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创演的作品《远方》,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这是一首歌颂党、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乌珠穆沁长调形式演绎,赞颂新时代的发展和美好生活。

    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乌兰牧骑创演的《北疆晨曦》则展现了草原的生机与牧民的奋斗热情,体现了牧民的豪迈与对广袤大自然的热爱。

    对此,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邢海鹏说,两部乌兰牧骑文艺作品入围第十八届文华奖,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这两部参评作品植根于祖国北疆的沃土中,用最真挚的艺术语言生动演绎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

    《远方》和《北疆晨曦》演职人员认为,南充文化底蕴厚重,山水风貌秀美,期待有机会来这里深度旅游,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


    观众反响

    家门口享受艺术盛宴南充市民直呼“太过瘾”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真是太过瘾了!”12日晚,许多走出南充大剧院的市民难掩激动之情,直呼“过瘾”。

    “我最喜欢新疆和内蒙古的歌曲,那种辽阔和深情,一下子就把我带到了草原和天山脚下,感觉心灵都被洗涤了。”带着家属一起来观看演出的小学教师蒋中文表示,这种高规格的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让我们能接触到更多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高雅艺术。”

    整场晚会中,由南充市杂技团带来的魔术《邂逅》成为了一大亮点,节目将奇幻的魔术技巧与唯美的舞台叙事相结合,营造出一场浪漫的邂逅。“这个节目不仅仅是变魔术,更像是在看一个动人的故事,设计得非常巧妙。”市民韩佳晓兴奋地分享她的观感,“当魔术师与道具、灯光乃至音乐瞬间互动变幻时,感觉非常震撼。作为南充人,看到我们自己的杂技团能创作出如此富有创意和艺术美感的节目,我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