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虹吸是有铁证的!以南充为例,吸走了石油大学、南炼、石油机械厂、石油财经校、地调处
风味捕手
总有一种声音认为:成都虹吸了四川,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成都在重庆直辖后,经济体量一直都是当时最强地级市的数倍。上世纪九十年中期,绵阳在长虹引领下快速成长,当时经济增速好长时间比成都快,经济总量一度干到了西部第五,而且长虹是四川第—个百亿级企业。其实当时着急的是成都,因为没有长虹这种本土领军企业,只能拼命招商引资来弥补自己造血功能的不足。当时你说成都虹吸,至少绵阳人不信! 那后来为什么绵阳慢了下来而成都快了起来呢? 首先是成都体量在绵阳最强时也是绵阳五倍左右,各种要素聚集能力肯定要强得多,任何一个企业投资,是愿意到交通及其他条件好得多,而且消费人口大得多的成都,还是愿意到几乎各方面都要逊色的绵阳?其实基本不用想就有结果。所以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招商引资一直很成功,经年累月的积累,便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次,正因为地级市体量小,产业比较单一。如绵阳基本靠电子信息,德阳靠重装,宜宾靠酒,而南充什么靠的都没有。这种结构注定没有抗风险能力,风头一过,立马疲软。这种结果并不是成都虹吸的,是中国经济不断转型造成的。成都不仅不须背虹吸的锅,反而因为成都强了,更有利于地市的发展。 再次,成都有历史上“扬一益二”的基础,有都江堰的护佑,更有千百年成都平原高水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累,又有大学和科研院所及医疗水平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四川的中心,国家层面的各种支持哪是下面地级市能比的?因此,成都根本用不着虹吸谁。并且数据摆在那里:高水平人才吸引力上,成都在中西部几无敌手!
imgarr举报
